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国有大行交出稳中向好“成绩单”

2024-04-13 08:32:34 来源:网络整理

  营收良好、风险可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国有大行交出稳中向好“成绩单”

  近期,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陆续披露了2023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总体来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成绩单”:关键指标持续向好,不良率有所下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多项指标保持稳健

  过去一年,国有大行营收状况良好。中国银行去年全年实现营收6228.89亿元,同比增长6.4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实现了3425.0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25%。中国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增幅12.64%,占资产总额比重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债券投资增幅13.02%,占资产总额比重提升0.49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下降,风险管控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27%;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33%,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4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分别减少0.02个百分点和0.01个百分点至1.36%和1.37%。

  受市场利率下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多家国有大行净息差有所下降。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2023年末,农业银行贷款收息率3.79%,较上年下降了30个基点,和行业趋势和可比银行基本一致,主要是支持实体经济、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

  邮储银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快培育差异化的增长极,2023年取得了一些逆周期的显著变化。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介绍,逆周期的显著变化集中体现在净息差维持在2%以上;净利息收入增幅达3%,比2022年度的增幅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展望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趋势仍然可能延续。邮储银行将打造差异化增长极,保持贷款规模适度增长。

  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国有大行年报中体现了更多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工商银行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制造业、科创、绿色、普惠、乡村振兴及个人消费等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民营有贷户较快增长。

  交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服务扩内需促消费,稳步提升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质效。交通银行年报显示,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9.38%、24.8%,较2020年末增长159.99%、54.94%;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81.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25%,增量创历史新高。

  建设银行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金融输血造血功能。该行董事长张金良介绍,2023年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新增2.66万亿元,承销政府类债券超2万亿元。精准滴灌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制造业、绿色、涉农、幸福产业、供应链、消费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做好“专精特新”和科创企业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农业银行创新适用于县域地区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在县域地区的服务能力。“农行网点2.3万个,1.3万个在县域,1万个在城市,城乡间的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较为均衡,这是农行的最大特色,也是农行最大的竞争优势。”谷澍介绍,2023年,县域贷款全年新增1.45万亿元,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50.8%。

  全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23年,国有大行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全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国际化经营网络不断拓展。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中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超过3160亿美元。2023年,工商银行境外人民币的清算行增加到11家,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13家境外机构,在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259家分支机构,并通过参股标准银行间接覆盖到了非洲20个国家。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更加有力。工商银行去年为境内的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发放表内外融资超1.1万亿元;扎实服务外贸新业态,去年办理的跨境电商支付业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48%。建设银行助力金融高水平开放,全年贸易融资投放量1.82万亿元。

  跨境人民币的服务优势持续巩固。2023年,中国银行境内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2.8万亿元,同比增长23.3%;积极助力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2023年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65%。建设银行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4万亿元;积极推动境外人民币市场建设,英国人民币清算行累计清算量突破87万亿元,保持亚洲地区以外最大人民币清算行地位。(徐佩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编者按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产经版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就如何推动重点行业开展以旧换新工作

2024-04-13

  预计今年底装机规模首次超煤电——新能源发展进入关键节点  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到2024年

2024-04-13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在新疆阿克苏,植保无人机进行棉花的田间管理;在安徽合肥,“空中元宵灯会”让游客发出阵阵赞叹;在深圳坪山燕子湖会展中心,坐进“空中的士”的上

2024-04-13

  新华社广州4月1日电(记者叶前、吴涛)记者从广东省大湾区办获悉,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广东省大湾区

2024-04-13

  本报昆明4月2日电(记者叶传增)4月1日,一列运载泰国鲜榴莲、老挝香蕉的中老铁路水果专列停靠在磨憨铁路口岸综合指定监管场地内,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关员依次对水果包装、标签标识、外观品质以及

2024-04-13

  图为4月1日拍摄的烟台港芝罘湾港区码头(无人机照片)。目前烟台港拥有商品车航线14条,连接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一季度,烟台港完成商品车全运输模式操作量17.4万台,同比增长25.1%。新华社记者

2024-04-13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 知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