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天津: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04-13 08:31: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之一,天津市当下正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奏响了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协奏曲。

  产学研“牵手”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从注册天津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拿到订单和融资,天津大学副教授王议锋仅用了半年多,这让曾对创业“打怵”的他很惊喜。

  王议锋当时“既不想让科研成果沉睡在实验室,但又缺少资金、不懂市场。”了解情况后,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迅速搭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了产业项目。

  天津科教优势突出:拥有10多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家海河实验室、多所知名高校;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49%,全国第三;显示动力自主CAE软件、人工转化二氧化碳从头精准合成己糖技术等创新成果丰富;全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19.93%……

  如何把科创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高标准建设天开园是关键。“天开园把教育、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与产业、金融、科创服务等资源充分对接,为科研成果转化铺路。”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服务部部长迟恒烜说。

  开园以来,天开园注册科技型企业突破1300家,引入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机构225家,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生物医药、脑机工程等领域创新创业活跃,一些科研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

  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优势得天独厚。不久前,信创海河实验室与天地伟业、南大通用开展了联合攻关,解决上层应用与数据库的适配问题。“预计为我们节约60%的适配研发投入,缩短60%的研发周期。”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总工办项目总监韩丽丽说。

  天津还全面梳理了重点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图谱,组建20家创新联合体,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集群。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900亿元,增长16.7%,创历史新高。

  创新力引领产业焕新迈向新阶段

  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指挥大厅内,随着操作人员在电脑上下达飞行指令,一架“虎鲸”工业无人机从快速飞出,很快便完成了厂区的巡检任务。

  记者了解到,通过建立全时空的“虎视四维全息管控平台实景地图”和AI技术赋能,云圣智能的无人机能够做到智能巡航、自主数据采集分析与风险提示,并在电力、可再生能源、林业、应急消防、智慧城市、智慧文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是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注脚。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天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1+3+4”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数字时代,算力即创新力。在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服务器运转不停。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总经理助理陈碧可介绍,目前中心已完成375P国产先进AI智能算力建设,完成4家大模型适配。今年6月,中心即将落地中国电信集团智能算力万卡池项目,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5000P规模,为京津冀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算力支撑。

  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强大动能。在新天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3#镀锌生产线上,数千米的带钢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在700多度的退火炉中穿梭。“机组投产首月就迎来开门红,超额完成目标。”公司副总经理郭万平说,这离不开“5G+智慧工厂”的建设,借助生产能耗管控和能源智能运营,企业2023年的减排二氧化碳超2万吨。

  还有不少企业靠平台赋能实现蜕变。“产能跟不上,有单都不敢接。”通过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优贝(天津)自行车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宗伟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如今,企业平均每30秒就下线一辆自行车,月产能从6万辆增加到10万辆。

  目前,天津已累计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00个,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达到203家,上云上平台企业过万家,累计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24家,位居全国前列。

  人产城融合城市更新走向可持续

  经过修缮提升,尘封许久的天津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重新敞开大门。近70岁的古朴建筑改造成的产业运营服务中心内,天津财经大学泗懿文创团队的几名学生正热烈地讨论着。

  “接下来我们要开发融合中草药精华的香水,并注册公司。”项目负责人郭逸说,他们是负责香包设计及义卖的公益团队,已在甘肃建立了种植基地和生产车间。

  泗懿文创也将成为柳林产业运营服务中心入驻的创新创业团队之一。结合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的定位,柳林城市更新项目引入中关村为产业运营合伙人,打造数字创意设计产业集中承载地,首期产业载体已开工,配套服务设施正加快建设。

  海河东岸,有一片醒目的砖红色建筑群。百年前这里曾是机器轰鸣的棉三纺织厂,却因产业变迁一度荒废。保护性改造后,这里成为青年集聚、创意碰撞的潮流街区,“吸引了潮玩、艺术画廊、文创等业态130多家企业入驻。”天津棉三创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说。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天津有不少“沉睡”的工业遗存被唤醒。天津第一热电厂原址基础上推出的商业综合体天津金茂汇,实现了老厂房与新业态的有机融合;随着58同城的入驻,闲置多年的三星电子厂聚起了人气,并带来70多亿元营收……

  “加快盘活存量,用好生产力地图,积极谋划新项目,通过城市更新导入人才、科技和产业资源,实现人产城良性互动。”天津市国资委副主任杨传胜说。(李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编者按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产经版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就如何推动重点行业开展以旧换新工作

2024-04-13

  预计今年底装机规模首次超煤电——新能源发展进入关键节点  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到2024年

2024-04-13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在新疆阿克苏,植保无人机进行棉花的田间管理;在安徽合肥,“空中元宵灯会”让游客发出阵阵赞叹;在深圳坪山燕子湖会展中心,坐进“空中的士”的上

2024-04-13

  新华社广州4月1日电(记者叶前、吴涛)记者从广东省大湾区办获悉,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广东省大湾区

2024-04-13

  本报昆明4月2日电(记者叶传增)4月1日,一列运载泰国鲜榴莲、老挝香蕉的中老铁路水果专列停靠在磨憨铁路口岸综合指定监管场地内,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关员依次对水果包装、标签标识、外观品质以及

2024-04-13

  图为4月1日拍摄的烟台港芝罘湾港区码头(无人机照片)。目前烟台港拥有商品车航线14条,连接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一季度,烟台港完成商品车全运输模式操作量17.4万台,同比增长25.1%。新华社记者

2024-04-13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 知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