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优化金融供给服务产业发展

2024-04-13 08:30:09 来源:网络整理

  “多亏了‘产融平台’,我们在融资上没犯过难。”广东珠海天印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3D打印新材料生产研发的企业,公司财务经理汪梦莉说,去年至今,企业已从珠海产业金融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珠海产融平台”)获取了3笔共1340万元的银行授信,借此扩充了研发队伍、购置了先进仪器、缩短了产品周期。

  “贷款审批大部分环节在线上进行,我们不用提供财务、纳税资料,在平台上选定银行授信产品,钱很快就到账了。”汪梦莉说。

  近年来,珠海市围绕“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就拿珠海市金融工作局联合香洲区政府搭建的珠海产融平台来说,通过对企业信用精准画像和归集共享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至今已线上促成企业成功融资超300笔,总授信额度超91.8亿元。

  回忆起去年那段“过山车”般的经历,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秋红满脸庆幸。

  原来,凭借成功研制出领先世界的3500米级超深海底管道,珠江钢管一举拿下东非原油管道项目直缝埋弧钢管采购合同,这是该公司历史上销售额最大的单笔订单。可还没来得及高兴,扩产计划就卡在了资金上——由于母公司在银行征信中存在不良记录,企业的融资需求屡次被拒。

  难题怎么破?珠海市金融工作局迅速组织业务攻坚小组,反复与企业和商业银行沟通协调,最终以“抵押+订单”融资的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5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从签署合同、办理抵押到发放首笔贷款的全部手续。

  “我们把获取的信贷资金全部投入生产,保证了订单如期执行,也保证了基地的正常运作。”朱秋红说,得益于及时有力的融资支持,公司2023年各项经营指标好于预期,完成产值17亿元、净利润3000多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0%、54%。

  为全面优化金融供给,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和水平,珠海市拿出务实举措。“珠澳产业项目投融资接洽会”“产业新势力第一秀”“亚洲通航展投融资路演”……2023年,该市金融工作局创新开展包括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在内的系列融资对接特色活动39场次,不断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协调解决了一批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珠海着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珠海鸿钧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约落地之初,急需资金购买大量设备。当地金融管理部门协调并支持银行进行产品创新,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推动浦发、广发等多家银行总批复授信3.45亿元,帮助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2024年1月,鸿钧新能源成功出厂广东第一片量产的新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珠海浇灌出一片片产业“密林”。截至2023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10亿元,同比增速21.88%;制造业贷款余额1624.31亿元,同比增长23.09%;推动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1%、4.6%,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按下“加速键”。(贺林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形机器人攻关团队科研人员在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调试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一辆自动驾驶环卫车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业。  

2024-05-05

  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中国义乌再度吸引全球目光。  近日,记者来到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只见不少法国元素商品被摆在市场醒目位置,不时有客商前来下单运动服装、护具、加油用品等奥运相关产品。 

2024-05-05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超60%,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2456万个。“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技术创新加快突破,一季度我国信息通

2024-05-05

  攻克9项技术难题,助力深海油气开发——全球首套“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海试成功  一体式水下井口关键部件组装场景。  郑金龙摄  中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再迎“利器”——近日,中国海油发

2024-05-05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潘洁 谢希瑶)“五一”假期临近,商务部近期将继续开展“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地方站”系列活动,启动“2024国际消费季”、第六届“双品网购节”等活动,满足群众节假日

2024-05-05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  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更好发力?新华社记者前往江西、

2024-05-05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 知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