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外资企业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4-04-13 08:30:16 来源:网络整理

  日前,工人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SMC(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第二工厂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摄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按现价计算,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是2013年的近两倍。多名外资企业人士认为,十年来京津冀地区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中国经验,他们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作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北京开业。公司副总裁大野智之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体量和发展韧性,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成长。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各项政策陆续打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公司对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SMC(中国)有限公司为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提供核心零配件。SMC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清海表示,公司依托北京研发优势,生产配套延伸至天津及河北各地,这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契合,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当前,京津冀地区成为新业态、新消费场景不断应用的平台。依托三地轨道线路带来的“高铁经济”,天津市武清区形成了以意式开放购物街区、专业赛车场地为代表的购物娱乐商圈。

  商圈投资人、威特集团董事长李学海表示,公司看好未来京津冀地区发展潜力,未来还会陆续在武清开展30多个项目。当前公司业态也在紧跟中国市场需求变化,“我们在不停学习,数字化程度也在不断升级,很多东西要一边做一边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以前,跨国企业打开中国市场的策略侧重于产品生产、运营治理等方面。如今,外企从研发、设计到投资、生产管理等全链条都在中国推动本地化,这一策略已成为主要趋势。

  2条城际铁路、4条城市轨道交通、1条骨干铁路、1条市郊铁路和15条公交接驳线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计划于今年底完成结构施工,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上的京津冀”不仅让区域融合更加紧密,也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经验。

  工程建设方京投枢纽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帆表示,项目规划阶段借鉴伦敦金丝雀码头、东京涩谷站等国际经典案例,并在其基础上运用智慧建造等理念,形成中国经验,未来将呈现出国际化枢纽项目。

  (据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新华社记者 参与记者:马则刚、宋瑞、王井怀、陈旭、董越、马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形机器人攻关团队科研人员在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调试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一辆自动驾驶环卫车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业。  

2024-05-05

  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中国义乌再度吸引全球目光。  近日,记者来到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只见不少法国元素商品被摆在市场醒目位置,不时有客商前来下单运动服装、护具、加油用品等奥运相关产品。 

2024-05-05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超60%,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2456万个。“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技术创新加快突破,一季度我国信息通

2024-05-05

  攻克9项技术难题,助力深海油气开发——全球首套“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海试成功  一体式水下井口关键部件组装场景。  郑金龙摄  中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再迎“利器”——近日,中国海油发

2024-05-05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潘洁 谢希瑶)“五一”假期临近,商务部近期将继续开展“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地方站”系列活动,启动“2024国际消费季”、第六届“双品网购节”等活动,满足群众节假日

2024-05-05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  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更好发力?新华社记者前往江西、

2024-05-05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 知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