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科学教育应更注重探索过程

2024-05-05 17:59:35 来源:网络整理

  【回音壁】

  作者:成里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发展多个领域出现“卡脖子”问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上存在捉襟见肘,甚至无人可用的现象。因此,从中小学起大力实施推广科学教育迫在眉睫!

  想要让中小学科学教育真正见到成效,首先应该让全社会就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达成共识。笔者认为,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其目的应该是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生动的科学实验、科学手段、科学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他们探索未知领域,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只有通过科学教育培养起来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才能成为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各行各业开展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内在驱动力。

  就上述目的达成共识后,如何科学合理设计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原则也就随之清晰。

  第一,要避免知识灌输、避免设置“标准答案”。科学创新本质是对未知方向的探索,其路径可能不只一条,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就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允许多个答案、多个思路、多个方法的存在,也要允许没有结果或只有负面结果的存在,因为科学创新更注重的是探索过程及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第二,一定要“慢下来”。客观上,中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能力有限,还有大量的课内课程需要学习,因而设置短期的、较难或较易实现的科学教育内容都是不切实际的。客观上,思考和求解一个科学问题一定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定会有波折、是迂回向前的,只有随着对问题理解的深入,才能逐渐找到解决方案。所以,要避免急功近利和目标导向,允许学生在一个较长时间维度中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各大高校的辅助作用。好的科学课程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课程背后科学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科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度、不同地区学生基础差异、科学实验的推广程度等。相关科学领域的从业人员能够较好把握上述问题,因此,如果能够将科学研究人员的专业积累和对学科的深入理解,用于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设计,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第四,中小学一线科学教师应尽快完成思维转换,抛弃目标导向,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过程,允许失败、允许波折。因为创新来自动手过程中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而非知识的灌输。为此,教师还要做到适时引导和帮助,如帮助学生找到实验数据、取得实验条件等。

  笔者认为,只要学生、教师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中小学就开始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引导他们养成思考和探索的习惯,就能为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提供沃土。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30日 13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扫描二维码与记者一起打卡2024成都世园会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图为游客在博览园植物基因库参观。李冬摄/光明图片  【相约2024成

2024-05-05

  【一线讲述】  算起来,我成为一名航空人已经有33年了。从19岁进入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公司,我一直在铸造工作一线为祖国航空工业奋斗。  如果把航空工业比作现代制造业的皇冠,那么航空器上

2024-05-05

  【专家视点】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入

2024-05-05

   光明日报北京4月28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

2024-05-05

  4月27日,GET2024教育科技大会·声网专场教育沙龙在北京举办。声网在会上发布了RTC+AI 教育超级双擎解决方案,通过 RTC+AI双引擎驱动在线课堂教学体验的升级以及教学场景的创新。该解决方案可应

2024-05-05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在28日举行的中关村论坛——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公布了上述数据。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整体

2024-05-05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 © 知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